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WizNote-为知笔记Docker私有部署教程

nanshan 2025-01-09 15:06 13 浏览 0 评论

之前见过一些朋友在讨论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和为知笔记哪个好用?功能相差不大,个人更在乎 UI 是否能给人以沉浸式的记录体验。为知笔记如今已经是一款收费的产品,通过私有部署 5 个账号以内可以免费使用,但收藏及通知功能是需要付费购买许可才能使用的,这里简单记录下为知笔记 docker 私有部署的整个过程。类似为知笔记的还有 Lean-ote(蚂蚁笔记)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系统需求

操作系统:Win-dows / ma-cOS / Linux
CPU: In-tel / AMD x64, ARM v7 (ar-m32), ARM 64
内存:至少2G

为知笔记搭建教程

使用 docker 搭建为知笔记。

1、需要先安装 Docker

#CentOS 6
rpm -iUvh http://dl.fedoraproject.org/pub/epel/6/x86_64/epel-release-6-8.noarch.rpm
yum update -y
yum -y install docker-io
service docker start
chkconfig docker on

#CentOS 7、Debian、Ubuntu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2、创建数据目录

mkdir -p ~/wizdata

在用户目录建立一个 wizdata 的文件夹(root 用户是在 root 目录下,非 root 用户则在 home 目录下)。

3、运行容器

然后通过下面的命令,下载并启动为知笔记服务。

docker run --name wiz --restart=always -it -d -v  ~/wizdata:/wiz/storage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p 8999:80 -p 9269:9269/udp  wiznote/wizserver

8999 端口被占用,请替换为其它可用端口,即修改 -p 参数 <其他未占用端口>:80

4、浏览器访问

安装完成后在浏览器访问 http://服务器ip地址:8999 就可以进入为知笔记的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

默认管理员账号:admin@wiz.cn,密码:123456。登录成功后记得及时修改密码。

若看到下面的界面说明安装尚未完成!首次运行的时候需要启动一堆的应用,包括安装数据库,初始化配置等等,所以要有耐心边等边刷新页面查看。

为知笔记更新教程

因为为知笔记的 docker 镜像可能会经常更新,所以想要更新容器,那么需要做的是先停止并删除旧容器,然后 pull 最新的镜像,运行新容器。

复制下面代码,创建一个名为 update-wiznote.sh 的脚本

#!/bin/sh

# 变量=值
image_name=wiznote/wizserver
image_tag=latest
container_name=wiz
service_port=8999
data_root_dir=~/wizdata

# 停止容器
docker stop ${container_name}

# 删除容器
docker rm ${container_name}

# 下载最新镜像
docker pull ${image_name}:${image_tag}

# 运行新容器
docker run --name ${container_name} --restart=always -it -d -v  ${data_root_dir}:/wiz/storage -v  /etc/localtime:/etc/localtime -p ${service_port}:80 -p 9269:9269/udp ${image_name}:${image_tag}

运行脚本更新

# 赋予执行权限
chmod +x update-wiznote.sh

# 运行脚本,会在当前目录输出log文件,便于排查错误
bash update-wiznote.sh > ./update-wiz.log

删除容器并不会删除wizdata中的数据,实在不放心可以在执行更新脚本前给wizdata整个数据目录备份一遍。

建议配合 cron-job 定时任务运行 update-wiznote.sh 脚本,每月 1 号执行 1 次,更新频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结束语

为知笔记是一款 UI 非常美观的云笔记,提供 iOS、An-droid、MAC、Win-dows、Linux 等客户端支持多终端同步,方便用户跨平台使用,为知笔记私有部署更多信息可以查看 官方说明文档 或者 官方网站大家如果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处留言。



相关推荐

0722-6.2.0-如何在RedHat7.2使用rpm安装CDH(无CM)

文档编写目的在前面的文档中,介绍了在有CM和无CM两种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5.10.0,本文档将介绍如何在无CM的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6.2.0,与之前安装C5进行对比。环境介绍:...

ARM64 平台基于 openEuler + iSula 环境部署 Kubernetes

为什么要在arm64平台上部署Kubernetes,而且还是鲲鹏920的架构。说来话长。。。此处省略5000字。介绍下系统信息;o架构:鲲鹏920(Kunpeng920)oOS:ope...

生产环境starrocks 3.1存算一体集群部署

集群规划FE:节点主要负责元数据管理、客户端连接管理、查询计划和查询调度。>3节点。BE:节点负责数据存储和SQL执行。>3节点。CN:无存储功能能的BE。环境准备CPU检查JDK...

在CentOS上添加swap虚拟内存并设置优先级

现如今很多云服务器都会自己配置好虚拟内存,当然也有很多没有配置虚拟内存的,虚拟内存可以让我们的低配服务器使用更多的内存,可以减少很多硬件成本,比如我们运行很多服务的时候,内存常常会满,当配置了虚拟内存...

国产深度(deepin)操作系统优化指南

1.升级内核随着deepin版本的更新,会自动升级系统内核,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命令行手动升级内核,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硬件支持。具体操作:-添加PPAs使用以下命令添加PPAs:```...

postgresql-15.4 多节点主从(读写分离)

1、下载软件[root@TX-CN-PostgreSQL01-252software]#wgethttps://ftp.postgresql.org/pub/source/v15.4/postg...

Docker 容器 Java 服务内存与 GC 优化实施方案

一、设置Docker容器内存限制(生产环境建议)1.查看宿主机可用内存bashfree-h#示例输出(假设宿主机剩余16GB可用内存)#Mem:64G...

虚拟内存设置、解决linux内存不够问题

虚拟内存设置(解决linux内存不够情况)背景介绍  Memory指机器物理内存,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所以,程序和数据如果在内存的话,会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但是,内存...

Elasticsearch性能调优(5):服务器配置选择

在选择elasticsearch服务器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与当前业务量相匹配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配置太低,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节点来满足需求,一个集群的节点太多时会增加集群管理的成本。如果服务器配置太高,...

Es如何落地

一、配置准备节点类型CPU内存硬盘网络机器数操作系统data节点16C64G2000G本地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3(ecs)Centos7master节点2C8G200G云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

针对Linux内存管理知识学习总结

现在的服务器大部分都是运行在Linux上面的,所以,作为一个程序员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对于内存部分需要知道:地址映射内存管理的方式缺页异常先来看一些基本的知识,在进程看来,内存分为内...

MySQL进阶之性能优化

概述MySQL的性能优化,包括了服务器硬件优化、操作系统的优化、MySQL数据库配置优化、数据库表设计的优化、SQL语句优化等5个方面的优化。在进行优化之前,需要先掌握性能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问题,...

Linux Cgroups(Control Groups)原理

LinuxCgroups(ControlGroups)是内核提供的资源分配、限制和监控机制,通过层级化进程分组实现资源的精细化控制。以下从核心原理、操作示例和版本演进三方面详细分析:一、核心原理与...

linux 常用性能优化参数及理解

1.优化内核相关参数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配置方法直接将参数添加进文件每条一行.sysctl-a可以查看默认配置sysctl-p执行并检测是否有错误例如设置错了参数:[roo...

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Sysctl 命令?

sysctl是一个用于配置和查询Linux内核参数的命令行工具。它通过与/proc/sys虚拟文件系统交互,允许用户在运行时动态修改内核参数。这些参数控制着系统的各种行为,包括网络设置、文件...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