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野火i.MX6ULL ARM Linux开发板」测评连载

nanshan 2025-01-06 14:37 42 浏览 0 评论



打开盒子,里面来个全家福。


盒子里面包含的东西有,开发板(底板+核心板)一块,12V2A电源适配器一个,micro usb安卓数据线一根,type-c安装数据线一根,显示屏排线一根。


再来个开发板的近景图


这款开发板有两个版本,一个是NAND版本,内存容量512MB+512MB,另一款是eMMC版本,内存是512MB+8GB。我手上的是NAND版本,NAND和eMMC开发的程序除了U-boot不一样,其它都一样,很容易切换。
野火i.MX6ULL处理器主频800MHz,包含两个网口,很容易进行网络编程。


该开发板配置如上图。板载一个HDMI的高清视频接口,在没有屏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接电脑屏幕使用。
关于开箱内容,就写到这里。

NFS的环境搭建

本文在win10的虚拟机中安装ubuntu18.04进行开发,其中所有的坑及解决方法都基于此系统。
在ubuntu的终端中输入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et-tools
sudo apt install make gcc-arm-linux-gnueabihf gcc bison flex libssl-dev dpkg-dev lzop

将ubuntu和开发板连接到同一台路由器上,确保两者的ip在同一个网段。
Ubuntu中输入

sudo ap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在home/user下建立nfs文件夹,并通过以下命令赋予权限(我的user目录为hasee)

sudo chmod -R 777 nfs

使用vim命令打开/etc/exports
更改如下内容


保存后重启虚拟机。
在ubuntu下使用ifconfig查询本机ip


我的ip:192.168.2.217
通过串口终端连接win10电脑和开发板,分享一个我经常用的工具,MobaXterm_Personal_20.6,功能非常强大,谁用谁知道。
打开MobaXterm按照如下图操作


这样就可以操作开发板的终端了,首先在根目录下的mnt目录下建立nfs文件夹,
输入pwd后返回如下路径


在开发板中输入

sudo mount -t nfs 192.168.2.217:/home/user/nfs /mnt/nfs

说明: 192.168.2.217这个IP是电脑虚拟机ubuntu的ip
/home/user/nfs是虚拟机的ubuntu的nfs文件夹路径
/mnt/nfs是开发板中nfs的路径
只要没有出现如下提示即表示成功:

编写第一个测试程序

在ubuntu中编写简单的测试程序,文件名helloworld.c,源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执行如下命令进行编译,这里必须使用交叉编译工具,否则无法再开发板上运行:

gcc-arm-linux-gnueabihf-gcc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

会在相同路径下生成一个helloworld文件,如下


将新生成的helloworld文件通过cp命令拷贝到ubuntu的home/user/nfs路径下。
从win10上的MobaXterm工具操作开发板终端,进入到/mnt/nfs路径下,发现里面的helloworld文件,执行命令

./helloworld


这就表示程序成功执行,搭建的环境可用。
前面我们实现了最简单的驱动模版,这次我们继续探究驱动程序的编写。
驱动代码核心的两句,是注册模块加载函数module_init()和注册模块卸载函数module_exit()。
本次我们要提到的是设备号的申请,字符设备的注册和节点的创建。

申请设备号

申请设备号通常有两种申请方式:静态申请和动态申请。

静态申请设备号

静态申请设备号的函数原型

int 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 unsigned count, const char *name)
//参数dev_t from: dev_t类型的变量,用于指定字符设备的起始设备号,如果要注册的设备号已经被其他的设备注册了,那么就会导致注册失败。
//参数unsigned count:指定要申请的设备号个数,count的值不可以太大,否则会与下一个主设备号重叠。
//参数const char *name:表示设备名称,我们可以在/proc/devices中看到该设备。
//返回值0表示申请成功,返回其它表示失败,并且失败的原因可以通过错误码获取。

使用静态申请设备号时,都需要去查阅内核哪些设备号被使用,一旦有重复的将导致设备号申请失败,对应的设备注册不成功,使用十分不便。

动态申请设备号

动态申请设备号的函数原型

int alloc_chrdev_region(dev_t *dev, unsigned baseminor, unsigned count, const char *name)
//参数dev_t *dev:指向dev_t类型数据的指针变量,用于存放分配到的设备编号的起始值;
//参数unsigned baseminor:次设备号的起始值,通常情况下,设置为0;
//参数unsigned count:同register_chrdev_region类型,用于指定需要分配的设备编号的个数以及设备的名称。
//返回值0表示申请成功,返回其它表示失败,并且失败的原因可以通过错误码获取。

该函数函数,内核会自动分配给我们一个尚未使用的主设备号,不要认为操作,使用比静态方便多了,在司机程序开发中,特别是在3.x的内核中使用十分普遍。

释放设备号

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申请设备号,都需要使用unregister_chrdev_region()函数来释放设备号,释放设备号的函数在删除设备时被调用,以供设备重新注册时提供可用的设备号。如果删除时不释放,在设备重新添加时将报错,导致新设备不可用,进而影响驱动的稳定。
函数原型

void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 unsigned count)
//参数dev_t from:指定需要注销的字符设备的设备编号起始值,我们一般将定义的dev_t变量作为实参。
//参数unsigned count:指定需要注销的字符设备编号的个数,该值应与申请函数的count值相等,通常采用宏定义进行管理。

动静态综合方式申请设备号

在内核中提供了一个函数既可以用于动态申请,也可以用于静态申请,原型如下

static inline int 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
   return __register_chrdev(major, 0, 256, name, fops);
}
//参数unsigned int major:该参数用于指定要申请的主设备号,相当于静态申请,当该值设为0时,由系统自动分配,相当于动态申请。
//参数const char *name:指定设备的名称。
//参数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设备的函数接口指针。

该函数的释放设备号函数原型如下

该函数的释放设备号函数原型如下
static inline void unregister_chrdev(unsigned int major, const char *name)
{
    __unregister_chrdev(major, 0, 256, name);
}

至于该部分,贴出我的代码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Init\n");
ret = alloc_chrdev_region(&devno, 0,1, "HelloWorld");
if(ret == 0)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baseminor ok\n");
else
    return 0;
major = MAJOR(devno);
minor = MINOR(devno);

cdev操作

初始化

我们使用驱动的API与系统的API进行关联,主要是要实现file_operations结构体,而这个结构体需要使用cdev_init()函数来操作。

void cdev_init(struct cdev *cdev,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cdev:struct cdev类型的指针变量,指向需要关联的字符设备结构体;
//fops:file_operations类型的结构体指针变量,一般将实现操作该设备的结构体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作为实参。

注册

注册使用如下函数

int cdev_add(struct cdev *p, dev_t dev, unsigned count)
//p:struct cdev类型的指针,用于指定需要添加的字符设备;
//dev:dev_t类型变量,用于指定设备的起始编号;
//count:指定注册多少个设备。

只有注册了才能通过后续操作来创建设备节点。

注销

void cdev_del(struct cdev *p)
//p:struct cdev类型的指针,用于指定需要添加的字符设备。
//注册和注销是配对的,注销函数实在删除设备时执行的。

该部分我的代码

cdev_init(&cdev,&fops);
ret = cdev_add(&cdev, devno, 1);
if(ret < 0)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cdev_add error\n");
}

file_operations结构体

该结构体是api的主要实现地方,该结构体原型很庞大,我就截个图上来吧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本文实现的函数仅仅是open(),release(),write(),read(),这是个函数将通过应用层的api一一调用演示。
该部分我的代码如下

ssize_t hello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data, size_t length, loff_t *loff)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read\n");
    return 0;
}

ssize_t hello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data, size_t length, loff_t *loff)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write\n");
    return 0;
}

int hello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open\n");
    return 0;
}
int hello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release\n");
    return 0;
}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hello_open,
    .release = hello_release,
    .write = hello_write,
    .read = hello_read,
};

设备节点

设备节点的创建

节点的创建就是要讲设备创建并且注册到文件系统中,其函数原型如下

struct device *device_create(struct class *class, struct device *parent, dev_t devt, void *drvdata, const char *fmt)
//struct class *class:指向这个设备应该注册到的struct类的指针;
//struct device *parent:指向此新设备的父结构设备(如果有)的指针,通常是NULL;
//dev_t devt:要添加的字符设备的设备号;
//void *drvdata:要添加到设备进行回调的数据;
//const char *fmt:输入设备名称。

创建成功时返回设备结构体指针,失败时返回错误码。

设备节点的删除

删除设备节点原型函数如下

void device_destroy(struct class *class, dev_t devt)
//struct class *class:指向注册此设备的struct类的指针;
//dev_t devt:要添加的字符设备的设备号。

设备号的删除是在设备删除时执行的。
该部分我的代码如下,代码很简单,只要理解到了,很容易就写出来

hello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HelloWorld");
device_create(hello_class,NULL,devno,NULL,"HelloWorld");//创建设备节点

代码

Hellomodule.c文件如下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types.h>
#include "linux/cdev.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device.h>

int major = 0;
int minor = 0;
dev_t devno = 0;
struct cdev cdev;
static struct class *hello_class;

ssize_t hello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data, size_t length, loff_t *loff)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read\n");
    return 0;
}

ssize_t hello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data, size_t length, loff_t *loff)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write\n");
    return 0;
}

int hello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open\n");
    return 0;
}
int hello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hello_release\n");
    return 0;
}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hello_open,
    .release = hello_release,
    .write = hello_write,
    .read = hello_read,
};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int ret = 0;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Init\n");
    ret = alloc_chrdev_region(&devno, 0,1, "HelloWorld");
    if(ret == 0)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baseminor ok\n");
    else
        return 0;
    major = MAJOR(devno);
    minor = MINOR(devno);
    cdev_init(&cdev,&fops);
    ret = cdev_add(&cdev, devno, 1);
    if(ret < 0)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cdev_add error\n");
    }
    hello_clas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HelloWorld");
    device_create(hello_class,NULL,devno,NULL,"HelloWorld");//创建设备节点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
    device_destroy(hello_class, devno);
    class_destroy(hello_class);
    cdev_del(&cdev);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no, 1);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Exit\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MODULE_LICENSE("GPL");
MODULE_AUTHOR("chen");

Helloworld.c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
{
    char buf[4] = {0};
    char *hello = "/dev/HelloWorld";
    int fd = open(hello,O_RDWR|O_NDELAY);
    if(fd < 0)
    {
        printf("open error\n");
        return 0;
    }
    write(fd,"0",1);
    read(fd,buf,1);
    close(fd);
    return 0;
}

Helloworld.c代码是一个应用层的测试代码,编译时使用如下命令

arm-linux-gnueabihf-gcc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

效果

输入安装命令,可以看到打印了模块初始化语句


执行sudo ./helloworld可以看到我们程序中调用的4个函数都分别执行了一遍


同时使用命令ls /dev/H*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的设备名称


通过卸载命令,可以看到卸载函数的打印信息

驱动简介

字符设备是 Linux 驱动中最基本的一类设备驱动,字符设备就是一个一个字节,按照字节流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读写数据是分先后顺序的。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点灯、按键、 IIC、 SPI,LCD 等等都是字符设备,这些设备的驱动就叫做字符设备驱动。
在linux中,驱动加载成功后会在“/dev”目录下生成一个相应的文件,我们自己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这个文件进行open来打开这个文件,使用close来关闭这个文件。open、 close这些函数是由 C 库提供的,在 Linux 系统中,系统调用作为 C 库的一部分。

驱动入口和出口

Linux的驱动加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驱动编译到内核中,在内核启动的时候,驱动一起启动。另一种是将驱动编译成模块,在内核启动起来之后通过手动或者脚脚本再添加到内核中,添加到内核的命令insmod,卸载驱动的命令rmmod。
在编写驱动中,使用如下入口来加载和卸载驱动

module_init(hello_init); //注册模块加载函数
module_exit(hello_exit); //注册模块卸载函数

在驱动加载时,输入insmod命令加载驱动, hello_init函数会首先被调用,在卸载驱动时,输入rmmod命令, hello_exit就会被调用。

代码实践

下面来写一个最简单的驱动模版。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Init\n");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EMERG "[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Exit\n");
}

编写makefile文件

KERNEL_DIR=~/Kernel/ebf-buster-linux/build_image/build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export  ARCH  CROSS_COMPILE
obj-m := hellomodule.o
all:
     $(MAKE) -C $(KERNEL_DIR) M=$(CURDIR) modules

然后进行make,在makefile相同目录中会产生一个*.ko的文件


将hellomodule.ko文件拷贝到nfs路径下,命令

cp ./ hellomodule.ko /home/hasee/nfs

打开开发板的串口终端,在nfs中执行insmod命令,结果如下


在该图中,我们看到已经打印出来的[ KERN_EMERG ] Hello Module Init内容,说明模块已经加载成功。
我们可以执行lsmod来查看当前内核中有没有我们的模块名存在


然后我们执行命令rmmod来卸载模块


这里有一点不一样,在安装模块时,我们用的命令中模块名写的hellomodule.ko,而卸载是模块名写的hellomodule,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如上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设备驱动,以后所有的驱动都是在这个模板上进行功能的添加的。
完整代码如下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在该模板中添加设备号,实现open,close,write,read等函数,按照如下图的关系实现一个完整的字符设备测试案例


本篇完,下次见。

相关推荐

0722-6.2.0-如何在RedHat7.2使用rpm安装CDH(无CM)

文档编写目的在前面的文档中,介绍了在有CM和无CM两种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5.10.0,本文档将介绍如何在无CM的情况下使用rpm方式安装CDH6.2.0,与之前安装C5进行对比。环境介绍:...

ARM64 平台基于 openEuler + iSula 环境部署 Kubernetes

为什么要在arm64平台上部署Kubernetes,而且还是鲲鹏920的架构。说来话长。。。此处省略5000字。介绍下系统信息;o架构:鲲鹏920(Kunpeng920)oOS:ope...

生产环境starrocks 3.1存算一体集群部署

集群规划FE:节点主要负责元数据管理、客户端连接管理、查询计划和查询调度。>3节点。BE:节点负责数据存储和SQL执行。>3节点。CN:无存储功能能的BE。环境准备CPU检查JDK...

在CentOS上添加swap虚拟内存并设置优先级

现如今很多云服务器都会自己配置好虚拟内存,当然也有很多没有配置虚拟内存的,虚拟内存可以让我们的低配服务器使用更多的内存,可以减少很多硬件成本,比如我们运行很多服务的时候,内存常常会满,当配置了虚拟内存...

国产深度(deepin)操作系统优化指南

1.升级内核随着deepin版本的更新,会自动升级系统内核,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命令行手动升级内核,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硬件支持。具体操作:-添加PPAs使用以下命令添加PPAs:```...

postgresql-15.4 多节点主从(读写分离)

1、下载软件[root@TX-CN-PostgreSQL01-252software]#wgethttps://ftp.postgresql.org/pub/source/v15.4/postg...

Docker 容器 Java 服务内存与 GC 优化实施方案

一、设置Docker容器内存限制(生产环境建议)1.查看宿主机可用内存bashfree-h#示例输出(假设宿主机剩余16GB可用内存)#Mem:64G...

虚拟内存设置、解决linux内存不够问题

虚拟内存设置(解决linux内存不够情况)背景介绍  Memory指机器物理内存,读写速度低于CPU一个量级,但是高于磁盘不止一个量级。所以,程序和数据如果在内存的话,会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但是,内存...

Elasticsearch性能调优(5):服务器配置选择

在选择elasticsearch服务器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与当前业务量相匹配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配置太低,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节点来满足需求,一个集群的节点太多时会增加集群管理的成本。如果服务器配置太高,...

Es如何落地

一、配置准备节点类型CPU内存硬盘网络机器数操作系统data节点16C64G2000G本地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3(ecs)Centos7master节点2C8G200G云SSD所有es同一可用区...

针对Linux内存管理知识学习总结

现在的服务器大部分都是运行在Linux上面的,所以,作为一个程序员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下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对于内存部分需要知道:地址映射内存管理的方式缺页异常先来看一些基本的知识,在进程看来,内存分为内...

MySQL进阶之性能优化

概述MySQL的性能优化,包括了服务器硬件优化、操作系统的优化、MySQL数据库配置优化、数据库表设计的优化、SQL语句优化等5个方面的优化。在进行优化之前,需要先掌握性能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问题,...

Linux Cgroups(Control Groups)原理

LinuxCgroups(ControlGroups)是内核提供的资源分配、限制和监控机制,通过层级化进程分组实现资源的精细化控制。以下从核心原理、操作示例和版本演进三方面详细分析:一、核心原理与...

linux 常用性能优化参数及理解

1.优化内核相关参数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配置方法直接将参数添加进文件每条一行.sysctl-a可以查看默认配置sysctl-p执行并检测是否有错误例如设置错了参数:[roo...

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Sysctl 命令?

sysctl是一个用于配置和查询Linux内核参数的命令行工具。它通过与/proc/sys虚拟文件系统交互,允许用户在运行时动态修改内核参数。这些参数控制着系统的各种行为,包括网络设置、文件...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