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网络工程师必备命令大全:快速掌握最常用指令

nanshan 2025-04-27 15:15 11 浏览 0 评论

作为网络工程师,掌握各种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指令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配置设备到故障排除,命令行工具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基础。无论你是刚刚踏入网络领域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熟练使用这些命令都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你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游刃有余。

网络工程师常见指令总结表格

指令/命令

描述

示例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显示设备上所有接口的简要信息(IP地址、状态等)。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设备的当前运行配置。

show running-config

show startup-config

显示设备的启动配置。

show startup-config

show version

显示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版本信息。

show version

show ip route

显示路由表信息,查看路由路径。

show ip route

show interface [interface_name]

显示指定接口的详细信息,包括状态、流量、错误等。

sho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ping [IP地址]

测试目标IP地址的网络连接。

ping 192.168.1.1

traceroute [IP地址]

跟踪数据包路径,显示每跳的路由器地址。

traceroute 8.8.8.8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设备的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将当前配置保存为启动配置。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reload

重启设备。

reload

操作系统常用网络命令(Windows/Linux)

命令

描述

示例

ipconfig (Windows)

显示本地计算机的IP配置。

ipconfig

ifconfig (Linux)

显示本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ifconfig

netstat

显示网络连接、端口使用情况等。

netstat

nslookup

查询DNS服务器,解析域名或反向查找IP地址。

nslookup www.example.com

route

显示或修改路由表。

route print(Windows),route -n(Linux)

curl

用于发送HTTP请求并获取响应。

curl http://example.com

dig (Linux)

查询DNS信息,功能比nslookup更强大。

dig example.com

traceroute (Linux)

跟踪数据包路径,显示每跳的路由器地址。

traceroute example.com

ping

测试目标主机的网络连通性。

ping 8.8.8.8

ssh

通过SSH协议远程连接到设备。

ssh user@192.168.1.1

scp

通过SSH协议安全地复制文件。

scp localfile user@remote:/path/to/destination

网络故障排除常用指令

命令

描述

示例

ping [IP地址]

测试目标主机的网络连通性,检查是否存在网络问题。

ping 192.168.1.1

traceroute [IP地址]

跟踪数据包路径,查看是否存在阻塞或丢包现象。

traceroute 8.8.8.8

show ip arp

查看设备的ARP缓存,帮助查找IP和MAC地址的映射问题。

show ip arp

show logging

查看设备的系统日志,诊断设备错误或问题。

show logging

show interface [interface_name]

显示指定接口的状态、流量和错误信息,帮助排查故障。

sho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其他常见命令

命令

描述

示例

netsh (Windows)

配置网络接口、查看网络配置等。

netsh interface ip show config

nmcli (Linux)

管理Linux系统的网络连接。

nmcli device show

ip route (Linux)

显示或修改Linux系统的路由表。

ip route show



相关推荐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5数据灾难不用愁,Raid5数据恢复原理了解下

Raid5数据恢复算法原理: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被称之为raid5)的数据恢复有一个“奇偶校验”的概念。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二进制运算中的“异或运算”,通常使用的标识是xor。运算规则:若二者值...

服务器数据恢复—多次异常断电导致服务器raid不可用的数据恢复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故障:由于机房多次断电导致一台服务器中raid阵列信息丢失。该阵列中存放的是文档,上层安装的是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没有配置ups。因为服务器异常断电重启后,rai...

服务器数据恢复-V7000存储更换磁盘数据同步失败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P740+AIX+Sybase+V7000存储,存储阵列柜上共12块SAS机械硬盘(其中一块为热备盘)。服务器故障:存储阵列柜中有磁盘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发现后更换磁盘,新更换的磁盘...

「服务器数据恢复」重装系统导致XFS文件系统分区丢失的数据恢复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DellPowerVault系列磁盘柜;用RAID卡创建的一组RAID5;分配一个LUN。服务器故障:在Linux系统层面对LUN进行分区,划分sdc1和sdc2两个分区。将sd...

服务器数据恢复-ESXi虚拟机被误删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一台服务器安装的ESXi虚拟化系统,该虚拟化系统连接了多个LUN,其中一个LUN上运行了数台虚拟机,虚拟机安装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服务器故障&分析:管理员因误操作...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5阵列两块硬盘亮黄灯掉线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HPStorageWorks某型号存储;虚拟化平台为vmwareexsi;10块磁盘组成raid5(有1块热备盘)。服务器故障:raid5阵列中两块硬盘指示灯变黄掉线,无法读取...

服务器数据恢复—基于oracle数据库的SAP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环境:某品牌服务器存储中有一组由6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5阵列,其中有1块硬盘作为热备盘使用。上层划分若干lun,存放Oracle数据库数据。服务器存储故障&分析:该RAID5阵...

「服务器虚拟化数据恢复」Xen Server环境下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虚拟化数据恢复环境:Dell某型号服务器;数块STAT硬盘通过raid卡组建的RAID10;XenServer服务器虚拟化系统;故障虚拟机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部署Web服务...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故障导致oracle无法启动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某品牌服务器中有一组由4块SAS磁盘做的RAID5磁盘阵列。该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server,运行了一个单节点Oracle,数据存储为文件系统,无归档。该oracle...

服务器数据恢复—服务器磁盘阵列常见故障表现&解决方案

RAID(磁盘阵列)是一种将多块物理硬盘整合成一个虚拟存储的技术,raid模块相当于一个存储管理的中间层,上层接收并执行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的数据读写指令,下层管理数据在各个物理硬盘上的存储及读写。相对...

「服务器数据恢复」IBM某型号服务器RAID5磁盘阵列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IBM某型号服务器;5块SAS硬盘组成RAID5磁盘阵列;存储划分为1个LUN和3个分区:第一个分区存放windowsserver系统,第二个分区存放SQLServer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Zfs文件系统下误删除文件如何恢复数据?

服务器故障:一台zfs文件系统服务器,管理员误操作删除服务器上的数据。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1、将故障服务器所有磁盘编号后取出,硬件工程师检测所有硬盘后没有发现有磁盘存在硬件故障。以只读方式将全部磁盘做...

服务器数据恢复—Linux+raid5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某品牌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服务器中有4块SAS接口硬盘组建一组raid5阵列。服务器中存放的数据有数据库、办公文档、代码文件等。服务器故障&检测: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突然瘫痪,...

服务器数据恢复—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一台安装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一组由8块硬盘组建的RAID5,划分LUN供这台服务器使用。在windows服务器内装有SqlServer数据库。存储空间LU...

服务器数据恢复—阿里云ECS网站服务器数据恢复案例

云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阿里云ECS网站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云服务器故障:在执行数据库版本更新测试时,在生产库误执行了本来应该在测试库执行的sql脚本,导致生产库部分表被tru...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