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如何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如何解决浏览器跨域问题的方法)

nanshan 2024-10-22 12:58 14 浏览 0 评论

浏览器判断是跨域请求会在请求头上添加origin,表示这个请求来源哪里。比如:

Plaintext
GET / HTTP/1.1
Origin: http://localhost:8601

服务器收到请求判断这个Origin是否允许跨域,如果允许则在响应头中说明允许该来源的跨域请求,如下:

Plaintext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localhost:8601

如果允许任何域名来源的跨域请求,则响应如下:

Plaintext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解决跨域的方法:

1、JSONP

通过script标签的src属性进行跨域请求,如果服务端要响应内容则首先读取请求参数callback的值,callback是一个回调函数的名称,服务端读取callback的值后将响应内容通过调用callback函数的方式告诉请求方。如下图:

2、添加响应头

服务端在响应头添加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3、通过nginx代理跨域

由于服务端之间没有跨域,浏览器通过nginx去访问跨域地址。

1)浏览器先访问http://192.168.101.10:8601 nginx提供的地址,进入页面

2)此页面要跨域访问http://192.168.101.11:8601 ,不能直接跨域访问http://www.baidu.com:8601 ,而是访问nginx的一个同源地址,比如:http://192.168.101.11:8601/api ,通过http://192.168.101.11:8601/api 的代理去访问http://www.baidu.com:8601。

这样就实现了跨域访问。

浏览器到http://192.168.101.11:8601/api 没有跨域

nginx到http://www.baidu.com:8601通过服务端通信,没有跨域。

我们准备使用方案2解决跨域问题。在内容管理的api工程config包下编写GlobalCorsConfig.java,

或直接从课程资料/项目工程下拷贝,

代码如下:

Java
package com.xuecheng.system.confi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Cors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orsFilter;

/**
 * @description 跨域过虑器
 * @author Mr.M
 * @date 2022/9/7 11:04
 * @version 1.0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GlobalCorsConfig {

  /**
   * 允许跨域调用的过滤器
   */
  @Bean
  public CorsFilter corsFilter() {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rsConfiguration();
   //允许白名单域名进行跨域调用
   config.addAllowedOrigin("*");
   //允许跨越发送cookie
   config.setAllowCredentials(true);
   //放行全部原始头信息
   config.addAllowedHeader("*");
   //允许所有请求方法跨域调用
   config.addAllowedMethod("*");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return new CorsFilter(source);
  }
 }

此配置类实现了跨域过虑器,在响应头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重启系统管理服务,前端工程可以正常进入http://localhost:8601,观察浏览器记录,成功解决跨域。

相关推荐

Linux 中如何提取压缩文件 ?(linux怎么解压到当前文件夹)

Linux是一种流行的开源操作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工具来管理、压缩和解压缩文件。压缩文件有助于节省存储空间,使数据传输更快。本指南将向您展示如何在Linux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压缩文件。1.Unpa...

在 WSL 中体验 Unix 哲学:从发消息到加密传输文件

Unix哲学强调小而简单的工具,利用它们组合起来完成复杂的任务。WindowsSubsystemforLinux(WSL)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Linux工具的...

还在用数据线?这样传文件简直不要太方便!支持多设备互传!

这是一款局域网文件传输工具,它支持windows端、安卓端、苹果端、和linux端的设备在同一局域网下进行文件互传,省去了数据线连接的麻烦。工具我已经为大家打包好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获取。大家好...

Linux远程文件传输神器:rz / sz 全指南(含实操示例)

原文链接:「链接」在日常使用Linux服务器时,是否常常因为文件传输问题而苦恼?复制粘贴效率低,FTP配置复杂?今天推荐一套简单高效的终端工具组合:rz和sz。这两个命令搭配使用,能在本地与...

机房搬迁后域控服务器失联?原因令人乍舌,看我如何快速修复

一、问题背景:一场搬迁后引发的连锁故障为某客户的主域服务器升级内存,因为我们知道有备域,所以也就没多想,直接关闭了主域服务器,可是刚打开机箱盖,就有用户反馈,不能上网了,紧接着,各部门都来反馈断网,难...

办公室SSH服务器远程访问,重启自动建立通道

背景可以通过一台外网服务器建立来自Internet上的客户与办公室SSH服务的连接。Ubuntu下可以使用如下命令。autossh-M0-o"ServerAliveInterval3...

Windows Autopatch热修复功能上线:企业PC Win11更新无需重启

IT之家6月25日消息,今年5月,微软为Windows11设备发布了首个热修复更新,并在同一时期为WindowsAutopatch添加了热修复功能。Autopatch是微软的...

路由器设置优化指南,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成为生活必需品,追剧、游戏、办公、学习都离不开稳定高速的网络。但很多人面对新路由器,不知道如何设置才能上网。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一步步教你完成设...

如何防止DDoS攻击导致的服务中断(如何防止服务器被ddos)

防止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的服务中断需要结合多种技术和策略。DDoS是通过大量恶意流量压垮服务器或网络资源,使正常用户无法访问服务。以下是针对DDoS攻击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帮...

零配置网络与.local 后缀(零配置失败)

在小型的家庭网络或办公室环境中,你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想要访问网络中的一台设备,比如家里的网络打印机、智能音箱,或者一个共享文件服务器,但你不知道它的具体IP地址。每次都要去路由器后台查看或者...

蓝牙无法搜索到设备?全面排查与解决指南

蓝牙作为主流无线连接技术,偶尔会出现“无法搜索到设备”的问题,这类故障多由设备状态、设置错误或兼容性问题引发。以下是一套系统化的排查方案,从基础检查到深度修复,帮你快速恢复蓝牙连接功能。一、快速检...

电脑网络出现黄色感叹号?一文教你彻底解决无网络连接问题

当电脑右下角的网络图标突然亮起黄色感叹号,显示"无Internet连接"时,这种突如其来的断网状况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无论是正在进行的视频会议、即将提交的工作文件,还是在线游戏的关键时刻...

手机信号恢复最简单的方法(手机信号怎么修)

重启手机或开关飞行模式信号恢复最简单的方法是重启手机或开关飞行模式,这一操作能快速刷新网络连接,解决80%以上的临时性信号丢失问题。快速恢复信号的简易步骤开关飞行模式。下拉通知栏,开启飞行模式等待10...

《Windows 学习:100 条命令大全》内容总结

一、文件与目录管理1.基础操作dir: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dir,即可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如文件名称、大小、修改日期等信息。若想查看隐藏文件,可使用dir/a命令。...

路由器亮红灯:网络“健康警报”的全面解读与自救指南

当你发现路由器的指示灯突然泛起红光,往往代表着你的网络连接已出现严重问题。面对这一情况,不必惊慌。本文将带你一步步拆解红灯背后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你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修复。红灯亮起的...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